中国医生完成几乎不可能的手术 改写生死边界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的手术室内,一场与死神赛跑的高难度手术落下帷幕。骨科团队联合多学科专家,历经3小时精密操作,成功为一例遭遇罕见严重颈椎骨折脱位、几乎可以被称为“身首离断”的患者实施了复位固定手术。

中国医生完成几乎不可能的手术

从业近30年的陈华江教授接诊过无数凶险的颈椎外伤患者,但如此严重的病例还是第一次遇到。这名患者因颈部遭受机械臂重击,当场高位截瘫、心跳骤停,经紧急心肺复苏才勉强恢复微弱生命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其颈椎发生了极其罕见的大跨度离断式脱位,脊髓严重挫伤、关键神经血管结构撕裂。

中国医生完成几乎不可能的手术 改写生死边界

陈华江介绍,这是迄今为止见到的颈椎分离截断最远的病例,脊髓损伤可能蔓延影响呼吸中枢,还有血管损伤风险。右侧椎动脉被拉断闭塞,左侧椎动脉被拉得很细,术前CT显示大脑里只有轻微的血流表现。

中国医生完成几乎不可能的手术 改写生死边界

作为中国颈椎外科的发源地之一,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骨科年脊柱手术量达到1.4万余台,是国内外最大的脊柱外科中心。尽管如此,陈华江依然能够确定,当前国内外文献和相关报道中尚未记载过如此严重的颈椎离断伤病例,更没有接受手术并存活的案例。患者在如此伤势下能存活下来已是罕见,但仍时刻游走在灾难性大出血导致休克或椎动脉损伤继发致命性脑梗死的边缘。

中国医生完成几乎不可能的手术 改写生死边界

面对这一生命禁区的挑战,由袁文终身教授、陈华江教授、王新伟教授领衔组成的骨科核心团队,联合急诊、重症医学科以及麻醉科组成多学科专家组,对患者伤情进行了详细评估,并制定了详尽的应急预案和精细的手术路线图。

中国医生完成几乎不可能的手术 改写生死边界

患者的严重伤情给这场手术设置了巨大难度。对于严重骨折脱位的复位,做颈椎后路手术相对安全,还可以联合前路手术增加稳定性。但患者的实际情况不允许这样做。陈华江解释,患者的脖子后面已经是皮肤破损感染的状态,如果切进去会把细菌进一步带入,导致严重的颅内感染。因此,他们只能选择前路手术。

前路复位固定术的难度本身就高,更棘手的是,患者完全不具备进一步完善影像学检查的条件。陈华江表示,虽然术前整体思路清晰,但术中要在哪里固定螺钉、椎体能否固定牢靠等,完全依赖既往经验积累下的实时判断。团队创新性地应用了“卫星钢板”固定技术,在常规固定之外巧妙增加辅助钢板,为重建的颈椎提供了一期固定融合的稳定性。这一技术应用在此类极端病例中尚属首创。

手术台上,多学科团队紧密协同,在患者极其脆弱的生命体征监护下,小心翼翼地清除巨大血肿和脑脊液漏,克服严重粘连和畸形,避免了术中致死性椎动脉再出血,最终精准地将完全离断错位的颈椎结构完美复位。

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回到当地医院进行康复,已经可以脱离呼吸机半个月,呼吸功能正在恢复过程中,且没有明显的肺部感染。

回顾这场改写了生死边界的“极限挑战”,陈华江认为,团队能将患者遭遇毁灭性损伤的颈椎复位成功,靠的是在复杂颈椎病诊疗上数十年深耕的积累。未来,团队还将继续向颈椎外科的“无人区”进发,以医者仁心挑战新的技术极限,为更多患者点燃希望之光。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