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年轻人面临的高生育成本,为何给钱也不愿轻易生育?
当代年轻人面临生育成本高昂的问题,因此即使给予经济激励也不愿意轻易生孩子,高昂的生育成本包括孕期检查、分娩费用、育儿费用等直接成本,以及因生育带来的职业中断等间接成本,这些成本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难以承受,导致他们选择不生育或推迟生育,为了鼓励年轻人积极生育,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减轻生育成本,提高生育率。
当代年轻人为何给钱也不生孩子 生育成本太高。看到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我感到非常惊讶。数据显示,截至9月10日,全国已经提交了超过2400万条育儿补贴申报信息,占目标人群的80%。目标人群是指三年内出生的婴儿可以申请生育补贴。根据这个数据测算,2022年以来共有约3000万新生儿。
然而,根据已公布的数据,2022年出生人口为956万,2023年为902万,2024年为954万。三年加起来共2812万。这意味着2025年至今9个月内新出生人口只有188万,全年预测不过300万。这显然不合理,要么是数据统计有误,要么是2025年的新生儿没有计算在目标人群中。
与十年前相比,出生人口大幅减少。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时,当年出生人口有1786万。不到十年时间,出生人口骤减。70后不再具备生育能力,80后不愿生育,90后则连婚都不愿结。
这一现象在现实中也有所体现。我的一个在妇产医院工作的大学同学失业了,曾经人来人往的妇产医院竟然倒闭了。这种趋势逐渐蔓延到幼儿园和小学,许多民办幼儿园因招不到生而关闭,剩下的幼儿园降低录取门槛但仍难以招生。小学也开始合并班级,缩减编制。
这一切背后是人口红利的消失,这是经济下行的根本原因。提振消费和补贴刺激只是表面措施,根本原因是与“人”相关的产业过剩,需求不足。
年轻人不想生或不敢生的原因很多。经济上,住房、教育、医疗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养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需要三两百万。职场上,女性因为怀孕被降薪、受冷落,休完产假回公司往往跟不上节奏或位置被人顶替。观念上,现在的年轻人认为结婚生子不再是人生必选项,晚婚、不婚、丁克的人越来越多。
各地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政策,如发放生育补贴、延长产假、建设托育机构等,但效果并不明显。当观念形成后,钱并不能解决问题。生养孩子的成本太高,补贴杯水车薪。现代社会养儿也不能防老,进一步削弱了生育意愿。
最令人唏嘘的是,最想生的70后已经无力生育。如果计划生育能早放开十年,情况或许会不同。但现在我们错过了最佳调整期。
低生育率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劳动力减少、消费市场萎缩、养老压力巨大。目前我国已经是2个多缴费者养1个退休者,20年后将是1个缴费者养1个退休者。到时候延迟退休和养老金发放都是大问题。
解决低生育率问题需要长期努力。应真正减轻生育成本,提高育儿补贴覆盖养育成本,推行免费教育制度。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体系,建设普惠性托育机构。保障女性权益,严禁因生育歧视女性,对雇佣育龄妇女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改革住房制度,推广新加坡模式,提供保障性住房。
人口问题是根本问题,关系到民族延续和国家未来。现在已经到了必须立即行动的时候。希望各方能够重视起来,否则二十年后,当最后一波婴儿潮也步入病房,我们连“后悔”两个字都找不到足够的人写出来。当代年轻人为何给钱也不生孩子 生育成本太高!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www.jjrbwx.com/jjrbwx/781.html发布于 2025-09-23 13:01:4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大众参考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