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外骨骼机器人轻松搞定50斤重物 登山神器火爆出圈

五一小长假期间,安徽黄山、山东泰山、江西武功山等多个景区引入了登山智能辅助产品,如登山外骨骼、智能髌骨带和登山杖等。其中,外骨骼机器人因其能为游客提供良好的登山体验而备受关注,被称为“登山神器”。

2025年春节期间,这款外骨骼机器人在泰山景区试用,引发了广泛关注。它或许能够帮助游客实现一定程度上的“无痛爬山”。在机器人行业备受瞩目的当下,人们对外骨骼机器人的技术成熟度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前景产生了浓厚兴趣。

今年五一小长假,外骨骼机器人在多个著名景区如山东泰山、江西武功山和安徽黄山等地得到了应用。泰山景区是全国首批推出“外骨骼机器人”登山助力的景区之一。这款形似“智能登山杖”的机器人不仅能辅助行走、实时监测身体状况,还具备紧急呼救和景点讲解等功能。

这款外骨骼机器人重1.2公斤,采用碳纤维机身与仿生学关节设计,可承受200公斤瞬时拉力。内置AI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与惯性导航模块,在攀登陡峭的十八盘时自动调节助力强度,续航时间达8小时,为佩戴者节省30%至50%的体力。

据报道,在泰山十八盘陡峭的石阶上,一位60岁的游客表示穿上外骨骼后膝盖压力减轻了一半,像是有人托着走。而在恩施大峡谷,近50套外骨骼机器人被抢租一空,景区工作人员表示游客平均登山时间缩短40%,满意度提升90%。

目前,泰山和恩施大峡谷的游客只需支付80元/小时或98元/3小时,即可租赁“外骨骼机器人”辅助登山。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融合机械结构、驱动系统、传感器、控制算法与仿生学设计的可穿戴设备,通过机械外骨骼与人体运动系统协同工作,利用多模态传感器实时捕捉人体运动意图,并通过自适应控制算法输出辅助力矩,既可增强健康人群的负重能力与运动效率,也可为行动障碍者提供运动代偿功能。

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周迪指出,作为一种可穿戴设备,外骨骼机器人既具备外骨骼的人体辅助增强功能,也融合了机器人的自主或半自主控制能力,旨在增强人体运动能力或辅助行动障碍者。

长三角地区聚集了一批头部外骨骼机器人企业,今年这些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运动户外这一消费级市场。随着近年来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材料、元器件、算法等方面都有所突破,成本大大降低。同时,越发火热的市场令大众对外骨骼机器人的关注度和信任度不断攀升。

除了爬山,外骨骼机器人还能助力人们搬运重物。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穿戴着腰部外骨骼机器人的体验者轻松提起30公斤重物。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指出,外骨骼机器人的相关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已在工业、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在黄山、泰山、武功山等景区的应用场景中,主要利用了外骨骼机器人的辅助行走和负重能力,以及人机交互等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3.1亿,其中半失能老人达4000万。方正证券预测,2030年中国养老外骨骼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除了登山代步之外,外骨骼机器人还可以应用于医疗康复、军事、工业等领域。例如,医疗康复领域可以帮助残疾人或行动不便的人进行运动和康复训练;军事领域可用于战场辅助移动和单兵作战;工业领域可用于搬运、装配、检测等任务。

袁帅认为,医疗康复领域是其重要突破口,已实现中风偏瘫患者的步态矫正与肢体功能重建,显著缩短康复周期。工业领域中,物流搬运场景通过腰部外骨骼将工人腰椎负荷降低60%,汽车制造产线采用上肢外骨骼使装配效率提升25%。军事领域正在测试负重增强型外骨骼,可提升士兵单兵负重能力40%并维持8小时持续作战能力。应急救援场景中,消防员穿戴外骨骼可携带30公斤装备攀爬20层楼梯,较传统装备效率提升2倍。养老护理场景中助行外骨骼已进入社区试点,辅助失能老人完成独立行走与上下楼梯动作。

产业空间层面,袁帅看好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态势。他表示,有数据预测,2025年中国消费级外骨骼设备市场规模突破50亿元,工业与医疗领域合计贡献80%份额。其中,医疗康复场景因政策支持与老龄化需求驱动,年复合增长率达45%;工业领域受智能制造与劳动保护需求拉动,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120亿元;军事与应急场景虽处于研发验证阶段,但单兵装备市场潜力超200亿元;户外运动场景中,全球户外人群基数达9.2亿人,中国占比25%,按智能穿戴设备初期渗透水平测算,2030年市场规模可达700亿元。技术迭代与成本下降(预计2030年单价降至千元级)将驱动C端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8亿美元。

在外骨骼机器人受到关注后,多家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回复相关问题,称积极参与到外骨骼机器人产业链之中,共同推动外骨骼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包括致力于外骨骼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算法及仿生学设计的研究等方面。

当前,外骨骼机器人的商业化还存在三大瓶颈:能源系统受限于锂电池能量密度,混合供能方案尚未解决成本与安全性矛盾;人机交互算法在复杂环境下的意图识别准确率不足85%,动态步态补偿存在延迟;医疗级设备需通过CFDA三类认证,研发周期长达3~5年,资金投入超亿元,且穿戴舒适性不足,设备重量会让人体产生额外负担。突破上述技术壁垒与认证门槛,将是产业规模化的关键。

郑磊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渐降低,外骨骼机器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是有可能的。例如,目前已有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产品上市,并在一些景区和社区看护中心等场景中得到应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大众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rbwx.com/12100.html

(0)
大众参考网的头像大众参考网
上一篇 2025年5月11日 下午2:25
下一篇 2025年5月11日 下午2:43

相关推荐

  • 俄军喷火坦克打击乌军阵地 军事行动升级

    俄军喷火坦克打击乌军阵地!俄罗斯媒体报道称,4月1日俄军在俄乌冲突中动用了喷火坦克攻击乌军阵地。火箭弹落地后引发剧烈爆炸,给乌军造成重大损失。 这次行动是俄军打击乌军力量、遏制其军事行动的一部分。俄罗斯国防部表示,此次行动旨在确保边境安全和地区和平稳定。 乌军在此次冲突中遭受了严重损失,但乌克兰方面尚未对此事件发表具体评论。乌克兰之前多次指责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2025年4月2日
    8000
  • 跟着总书记领略中华文明|九州共贯的血脉

    三星堆的青铜鸟足神像 彰显了浪漫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力 闪耀着中华大地多个区域 文明交流互融的光芒 一组“北魏漆画屏风板”反映出 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文化交流 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强大的文化认同 一首悠扬的 《土尔扈特的故乡》道不尽 瞭望着东方的土尔扈特人 对祖国深深的思念与依恋 今天的中国 各民族相互了解、尊重、包容 互相学习、帮助 形成了持久而坚定的中华民…

    2025年4月12日
    4200
  • 列车上产妇分娩产子 列车工作人员紧急救援

    3月30日,在由长沙南开往长春西的G1290次列车上,一名孕妇突然临盆。列车工作人员与信阳东站的急救人员迅速展开救援,最终母子平安。 当天9时35分,G1290次列车准时抵达信阳东站时,车厢内传来一声急促的呼救声。3号车厢乘务员发现连接处地面有血迹,疑似乘客羊水破裂,立即向列车长张啸冬报告。张啸冬一边赶往现场,一边用对讲机指令乘务员携带医药箱支援。 列车长到…

    2025年3月31日
    7400
  • 极氪革命性的超级电混 引领未来出行新体验

    极氪革命性的超级电混 引领未来出行新体验!极氪9X是极氪品牌在高端新能源混动市场的一次重要布局。这款车并非简单地将燃油车与电池包结合,而是通过深度集成优化的系统——极氪超级电混技术,融合了纯电、插混和增程三种动力形态的优势。这种设计不仅降低了能耗,增强了动力响应,还使用户在城市通勤、高速巡航或长途旅行中都能灵活使用能源。 从驾驶体验来看,9X给人的感觉可以用…

    2025年4月23日
    4300
  • 从资讯到企业资产,“企业头条”要打造To B的今日头条

    公司于2016年5月完成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银杏谷资本和用友幸福投资。

    2017年4月17日
    1040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