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录取工作正在进行,今年不少学校通过贯通培养项目吸引了大量高分考生。例如,福建福耀科技大学首次招生就以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承诺26岁可获博士学位,吸引了不少考生和家长。除了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等超过20所高校也大力推行本博贯通培养,成为招生亮点。
多所双一流高校招办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贯通培养方案在招生咨询阶段就颇受高分考生和家长的青睐,特别是在优势学科以及国家战略所需领域,长学制贯通培养已成为趋势。对于有能力冲击双一流高校的学生来说,贯通培养的最大吸引力在于缩短了学制。按照正常进度,本科毕业生读完硕博课程最快需要6-7年,而有些高校直接提供“最快6年拿下本博贯通学位”的选项,用更短时间获得更高学历,避免升学焦虑,这对考生和家长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周立旻认为,当前上海正全面提高高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科技自立自强能级,高校集中推出贯通培养项目是落实这一理念的实际举措。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主任汪佳霖表示,贯通培养有助于夯实学生基础,促进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尽快成才,为国家发挥更大作用。目前,大多数双一流高校的贯通培养方向集中在自身优势学科,这些学科基础扎实,领军人才资源丰富,能够实现高质量带教。
近年来,硕博连读和本科直博已成为全国博士生招考的重要路径。复旦大学强基计划中,直博生人数从去年的50%上升至64.6%,新工科六大创新学院投放超1000个本科招生计划数,推出18个本博、本硕融通培养项目。中国科学院大学宣布录取的本科生全部进入贯通培养体系,武汉大学进一步扩大接收直博生规模,增幅超过50%。哈尔滨工业大学则宣布全校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全部纳入硕博贯通培养体系。
然而,面对火爆的贯通培养,招考专家提醒这种模式并非人人适配,未必适合所有专业。某985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透露,贯通培养在学校不同学科表现出冷热不均的现象,基础理科受到师生热捧,而在人文社会学科接受度一般。专家建议,文史哲等纯文科学术型人才更适合先读硕士再读博士。
随着贯通培养模式的成熟,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合理的退出机制,但也出现了考生从功利角度选择报考贯通项目,中途退出的现象。汪佳霖建议,学校应设置主动和被动两种退出机制通道,并设有一定的惩罚机制,促使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前更加审慎思考。已有高校通过延长学制的方式,给选择退出的学生发放相应学位证书,还有学校规定从中途退出的学生只能选择在专硕方向完成学业。
高教专家指出,虽然贯通培养的初衷是为了及早发现具有学术潜力的学生,确保他们更快成才,但在实际招生过程中如何精准找到有志于从事科研突破的学生,保障他们在博士到青年研究员阶段心无旁骛钻研科学前沿,这些都是贯穿整个培养阶段的难题。周立旻认为,对高校而言,招进高分考生只是第一步,如何提供更加完善的培养和发展通道,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大众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rbwx.com/21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