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少林寺迎来了一位全新的住持——印乐法师。这位曾担任白马寺方丈长达20年的高僧,此次接任少林寺住持,标志着少林寺在管理与精神传承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印乐法师不仅在佛教界有着深厚的造诣,更因其农禅并重的理念和亲民形象而备受关注。
印乐法师的履历堪称传奇。他于16岁礼海勃法师剃度出家,1983年赴南京栖霞寺受具足戒,随后在中国佛学院深造,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省佛教协会工作,并逐步成长为白马寺的方丈。在白马寺期间,他不仅推动了寺院的现代化管理,还积极倡导农禅并重的传统,鼓励僧人参与农业生产,甚至亲自操作挖掘机等现代机械工具,展现了佛教与现代生活的融合。
此次接任少林寺住持,印乐法师表示将延续这一理念,强调僧人的修行与劳动相结合。他曾在不同场合表示,很多寺院在商业化的过程中逐渐偏离了佛教的本真,僧人更多地服务于游客和游客,而非专注于修行。因此,他规定僧人每周一、三、五集中学习,同时每月邀请高校专家为僧人授课,内容涵盖佛教宗派、文学等多个领域。
印乐法师的农禅并重理念在少林寺得到了初步实践。少林寺的禅耕农场自2015年建立以来,便成为僧人修行的一部分。僧人们不仅在田间劳作,还通过收割小麦、种植作物等方式体验农耕生活。例如,在2019年的麦收季节,少林寺的120亩麦田迎来了丰收,僧人们挥舞镰刀,将金黄的麦子装入袋中,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禅修方式。这种武僧变农夫的转变,不仅丰富了僧人的修行内容,也体现了少林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印乐法师的上任也引发了外界对少林寺商业化问题的关注。此前,少林寺因商业化运作而受到一些质疑,而印乐法师则表示,他不评价少林寺的商业化,而是坚持按照佛教传统行事。他强调,白马寺作为中国佛教的祖庭之一,应当保持其清修之地的本色,不应被过度商业化所影响。
印乐法师的到任,也意味着少林寺在人事上的重大调整。此前,少林寺的前住持释永信因违反佛教戒律被查,导致寺院管理出现空缺。印乐法师的接任,无疑为少林寺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印乐法师的农禅并重理念和亲民形象,为少林寺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他不仅是一位高僧,更是一位致力于将佛教传统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实践者。在印乐法师的带领下,少林寺有望在保持传统的同时,迎接更加多元化的未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大众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rbwx.com/22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