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tch眯眯眼广告被指涉嫌歧视,别拿冒犯当创意丨中听

评论员 陈柯旭

近日,瑞士手表品牌Swatch发布的 “眯眯眼”广告被指涉嫌种族歧视,尽管品牌方迅速删除相关内容并致歉,但依然未能平息中国消费者的愤怒。

“眯眯眼”被认为是西方种族歧视东亚的标志性动作,这个动作起源于19世纪欧美种族主义对东亚人的刻板印象构建。而在Swatch的广告中,模特通过刻意夸张的拉眼角手势,塑造出细长眼形象。眯眯眼的出现,本质就是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

实际上,跨国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头上“踩雷”不是头一回了。2023年迪奥彩妆广告中,模特展示眼妆时使用“拉眼角”动作,被指暗含歧视;此前在意大利品牌杜嘉班纳的视频广告中,一位亚裔女模笨拙地使用筷子吃意大利传统食物,被指涉嫌种族和性别歧视……

“眯眯眼”符号的歧视性不容回避,这种低级错误反复发生,很难不被消费者认为是品牌方故意为之。这些品牌打着“艺术创作”的幌子,实则是在消费种族歧视,试图通过争议广告博取流量,冒犯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更是众多生活在西方社会的亚裔群体。

拒绝眯眯眼广告,不是玻璃心,而是在捍卫文化尊严。网友对“眯眯眼”的强烈排斥,不仅是对西方种族歧视刻板印象的有力反击,更是对自身文化尊严的坚决捍卫。

跨国品牌更应该清楚,尊重比创意更重要。要想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必须要把尊重摆在第一位,仅仅用“道歉删除”敷衍一次又一次的公关危机,只会进一步透支消费者信任。

如今,中国消费者早已不再盲目追捧“西方认证”的审美,我们尊重个性化创意,但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文化歧视。品牌方更别把冒犯当创意,因为在中国市场上,任何不尊重消费者的行为,都必将为自己的错误付出惨痛代价。

相关推荐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逼近百亿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18日4时,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含预售)达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