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一家小吃店打工的王先生结识了性格开朗的新同事李某。经过一段时间相处,李某主动向王先生表白,两人相恋一个月后,李某告诉王先生自己怀了双胞胎,并展示了医院的病历、彩超检查报告和孕早期超声检测等证明材料。
王先生的父母非常高兴,给李某发了一个大红包,并催促与李某的父母见面商讨婚事。双方家长很快通过微信联系上了。随后,李某提出需要安胎治疗的检查费、手术费、住院费、见面礼、彩礼等各种费用共计30多万元。为了这桩婚事,王先生的父母将钱转给了李某。然而,临近预产期时,李某突然说自己查出子宫瘤不能生产,最终流产了。
几个月后,李某再次告诉王先生及其父母,她又怀上了双胞胎。尽管王先生的父母疑心越来越重,但还是陆续将月嫂费、孕检费、生活费等共计五十多万元转给了李某。
两次“怀孕”事件中,王先生的父母前后共给了李某80多万元。2024年10月,满腹狐疑的老王到李某提供的病历所在的医院询问,才得知李某从未怀孕过。此外,李某在外省市也曾使用类似手法诈骗另一被害人四十余万元,并被外省市公安机关列为网上在逃人员。
到案后,李某对自己诈骗的事实供认不讳。她承认所谓的怀孕证明材料都是自行伪造的,并且还注册了一个微信账号伪装成她的父亲,以骗取王先生父母的信任。最终,李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八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一年,并处罚金十万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大众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rbwx.com/23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