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师到创业者,中间的差别是什么?

从设计师到创业者,这中间的差别是什么,我需要做什么准备?

这篇文章节选自我前段时间跟马力一起做的知乎 Live:「从设计师创业者的征程」,在这个将近 3 小时的知乎 Live 里,我跟大家分享了自己从一个物理系毕业生到设计师,再到创业者的总体历程。最近有很多设计师朋友想出来创业、找我聊,他们都会问我:「从设计师到创业者,这中间的差别是什么,我需要做什么准备?」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想创业的设计师朋友一些思路。对谈整理,略口语化,见谅。

好奇心

第一个品质我归结为好奇心。在我看来,这是个基础品质,不管是一个好的设计师还是好的创业者,都需要具备。它要求你跳出日常工作去看更多。不管是你没事在维基百科上闲逛、看各种各样的新知识,还是在路上看到一个人去想这个人是谁、他从哪里来、他要去哪里、他有怎样的一些故事……我觉得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心,对要创造一个好产品、进而把这个产品发展成一家公司来说,是一个蛮基础的品质。

同时,也要保持对整个行业的好奇心。我们之前在豌豆荚面试的时候,往往会问一下或者看一下面试者的手机里有什么样的应用。我觉得,一个人看的东西越多,对品质的判断会越好,对各种无穷的可能性也会知道的更多。

好奇心还有一部分,就是保持对自己「榜样」的好奇心。这个方法是我在 Google 后来的 manager Hsun 教给我的。Hsun 曾经得过 Google 的 Great Managers Award 大奖,Google 每年只有二十个 Manager 得这个奖。我参加工作一年半左右的时候,感觉自己在发展上遇到了一些瓶颈,我去找 Hsun 聊,她问我:你的榜样 (Role Model) 是谁?当然很多人你可以回答:乔布斯,也不是不可以。但她建议我去找一个身边能接触到的榜样,这样子能观察他们的日常工作行为,从中学习。

当时整个 Google 的用户体验团队大概有 200 人,我就想这里面有哪些人是我最佩服、最想做出他做出的事情的。我记得我当时看到大约三个人,其中有一位叫 Jon Wiley,他特别能折腾,主人翁精神也特别强。他当时做了一件事情,把 Google 用了十年的 logo 给改了。这件事其实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不是他的工作职责,也不是他所在团队的工作职责。他就是觉得原来 Google 的 logo 风格太老旧了,做了一些新的设计拿给 Sergey 和 Larry 看,开了两次会后 Sergey 同意修改,就改掉了。他自己也开玩笑说,我也没想到我「随随便便」就把这个历史上第一个价值一千亿美金的品牌 logo 给改了。今年 1 月份,他来中国参加了「极客公园」的年度创新大会,我当时在后台见到他,重新见到年轻时的偶像,还跟他聊了一会,很开心。

设计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二方面,我觉得是要理解自己的职业,只有你理解了自己的职业是什么,你才能更好地理解你的职业在整个社会起到了什么样的作,尤其是在想创业的时候。我觉得,创业的本质就是用新的方式给社会创造一些新的价值,其中的一部分转变为公司的利润。设计师也一样,得知道设计的本质是什么,这样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作用,不过分地看高自己,也不贬低自己。

我一直以来的看法是,设计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开始做「豌豆荚」,有一个动力就是 Windows 上的软件都太难用了,于是我用 Web 的思路重新设计了 Windows 上的产品,把它们变得非常顺手、非常直觉。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设计师的工作就是把产品做得漂亮,但对我来说,我们设计的产品「有用」,这才是我们设计师最大的价值。

上面这张图是 IDEO Human Centered Design Toolkit 里面的一张插图,IDEO 是美国非常著名的设计咨询公司,曾经设计过世界上第一只鼠标。这张图讲的是创新(Innovation)的源泉,左上角的圆叫做用户渴求度(Desirability),右上角的叫做技术可行性(Feasibility),下面的叫做商业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一个成功的创新必定是同时兼备这三者的。

设计师天生擅长从「用户渴求度」去切入来想创业项目。设计师应该是最了解用户的那个人;同时设计师也应该了解怎样把这三者拼到一起去,找到中间的这个三者兼顾的点,这也是需要在实战中锻炼的重要技能。这里说的创业项目不一定是指一家创业公司,也有可能是公司里面的一个新的产品。

去往产品决策链条的上游

(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 这本书有中文版)

第三个方面是,设计师如果要创业的话,即使现在在大公司里面,也应该要去往产品的决策链条的上游。上面这张图 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 是一张非常经典的海报,最早的版本出现在 2000 年前后。从 2000 年到现在的十几年时间里,很多具体的技术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说我们现在设计的大部分产品已经不在 web 上。这里面虽然有些术语是针对 web 的、有些过时,但整体来讲,我觉得这张图很适合用来展示设计师的技能集。

这张图越往下就越抽象,也越接近决策链条的上层,比如产品的战略。这也是我今天一直在强调的,设计师如果要成为一个创业者,一定要越来越多地往这些更重要的地方去发挥作用——产品的战略。换句话说,多关注一个东西有没有用,而不是只去看它漂不漂亮。这是设计的一部分。

那么我们怎么去往做决策链条的上游呢?

首先我觉得,这不是有没有人给你机会的问题,不是非得有人赐予你一个机会,你才能去做前面的事情。你是可以给自己创造机会的。哪怕只是在你所在的产品小组,你也可以主动地去做更多前面的事情,即使它不会被投入使用。比如,你可以跟你的 PM 私下探讨,看看他的决策和你的决策是不是一样。

而且从设计师的角度来讲,决策链条上游的事情是需要专业方法的。但目前国内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是,大家都不觉得产品设计和产品管理是个专业活。在我看来,尤其对设计师来说,往产品的战略层、决策层去投入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专业性。当然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技能的话,确实也需要补很多课,也有在线材料可以用来学习。包括我自己做的「光涧实验室」,也会不定期的组织训练产品战略和决策的 workshop。它会是一个寻找产品战略机会的工作坊,大概 6 到 7 个小时,大家在一起模拟刚开始创业的情景,想找一个机会,一起探讨这个机会怎么找。

同时,不要忽略了设计师的基础。不要觉得越往战略和决策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去做就越好,而忽视一些更细节的地方。做好一名设计师。你可以参照着用户体验的要素来比对自己的技能点、去发现自己哪些地方还不够好,从而针对那些地方不断地进行练习,但并不是说有经验了以后,就可以放弃视觉层、表现层的内容。我自己带团队是不希望分工,我会让每个设计师从头到尾负责一个项目,从战略一直做到视觉。这样对设计师的锻炼是最强的。

最后,我觉得要影响产品决策链上游,核心还是要去找那些对整个产品、整个公司,最重要的、设计师可以去解决的命题。你得理解设计到底是什么,而不要老跟 CEO 说你觉得这个图标的圆角不太对之类的细节。细节当然重要,但前提是细节的数量足够少。只有细节的数量足够少的时候,细节的质量才重要。

设计师一定要把擅长的地方用在一些设计能发挥作用的事情上

说到这就到了最后的一个点。如果你让我总结过去几年创业的经验,但只能说一点,那我就会说这句话——你要把你擅长的事情,放在这件事情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对设计师来说,就要挑那些设计能真的起到很关键作用的一些项目上,这才是适合你去创业的项目。也只有设计能够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领域,才可能有创新的空间。

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我创业会选择做「轻芒」。一方面,高品质的内容一直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另一方面,这确实是一个设计能够起到很大作用的领域。现在用户会花很长的时间在手机上阅读,用户在「轻芒」中停留时间会很长,他们会在意自己的感受,因此「高品质」是能让用户感知,他们也会在意的。如果一个领域的用户不在意品质,我们的品质做得再好也没有用处。如果我们进入到一个竞争水平特别初级的领域,我们擅长的事情是没有办法发挥作用的。只有用户在意品质,我们的设计才华才有可能派得上用场,强项才能发挥出来。

设计师要创业的话,要做设计驱动的项目

刚才提到,设计是一个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对「轻芒」也是一样的。我们希望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对世界有兴趣的人」,更好地获得内容和信息。这是我自己作为设计师和 CEO 要解的题目。我们其实会用非常设计的方法来进行分析、进行头脑风暴、进行 Design Workshop、进行原型设计,来探讨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在创立「轻芒」的过程中会严格来遵循:寻找问题 – 通过问题来寻找机会 – 做解决方案 – 做验证,然后反复不断迭代,这个设计过程。

我之前发过的文章:「我们如何来设计信息流?」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我们设计「轻芒杂志」信息流的过程,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设计思维是如何在轻芒的运营里体现的。轻芒目前没有做大量招聘,但如果大家对我们做的事非常感兴趣,也欢迎把作品集发给我们。希望加入我们的设计师会有一些想法,能自己去开展一些新的项目、做一些新的东西。

我们有信心能把轻芒发展成一个非常设计驱动的创业团队,并且变成产品团队里最懂内容、内容团队里最懂产品的。这是我们希望达到的一个目标,也是我作为一个设计师,或者说一个前设计师再创业希望起到的一个作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大众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rbwx.com/31.html

(20)
大众参考网的头像大众参考网
上一篇 2017年4月14日 下午4:32
下一篇 2017年4月17日 下午2:21

相关推荐

  • CBA统治不了就想打NBA?前有杨瀚森后有贝兹利,这个伪命题该推翻了 数据不是唯一标准

    崔永熙去年追梦NBA时,不少球迷嘲讽他“CBA都没打明白就想去NBA”。然而,崔永熙成功登上了NBA常规赛的舞台。今年杨瀚森也以首轮16顺位的身份加盟开拓者,尽管有人质疑他没有在CBA中统治比赛。除了这两位本土球员,曾在广东队效力的贝兹利也在NBA夏季联赛中表现出色。 在NBA夏联加州经典赛中,贝兹利最后时刻的一攻一防帮助湖人队逆转了比赛。整场比赛他在25分…

    2025年7月10日
    5500
  • 售后谈华为手机忽现拍照模糊 多人遭遇相同问题

    苏先生的华为Mate 30 Pro手机最近突然出现1-3倍后置摄像头拍照模糊的问题。他向澎湃公众互动平台“服务湃”反映,售后人员称需要900元更换摄像头。苏先生在网络查询后发现,也有网友曾反映过相同问题,他认为这是手机自身缺陷导致的,不应由消费者承担维修费用。 华为售后工作人员表示,之前没有消费者反映该问题,需要做手机检测才能给出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案。线下检测…

    2025年5月10日
    8300
  • 快卸载这三个软件!已经有人被骗,账户余额全被转走

    一条警方紧急提醒 日前冲上热搜 “中银会议”“银联会议”“抖音会议” 这些App都是诈骗软件 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 65岁阿姨账户内余额全被骗走 “您在我们平台购买了一份保险,每个月要自动扣费800元……”近日,65岁的徐女士在家接到了自称某短视频平台客服人员的来电提醒。徐女士听罢,赶忙要求取消该业务。“客服”随即表示会为徐女士转接“高级客服”,协助其完成取消…

    2025年7月16日
    4900
  • 50岁女子首次参加贵阳马拉松 家门口的运动狂欢

    本届贵阳马拉松赛吸引了许多首次参赛的跑友,50岁的何岚就是其中之一。她表示自己从未参加过马拉松比赛,但随着赛事在家乡举办,她决定尝试一下,起初只是图个热闹,没想到很快就爱上了这项运动。 2025年贵阳马拉松赛的参赛人数达到了3.5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何岚认为,在自己的家乡参与这样的赛事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健…

    2025年6月15日
    11000
  • 男子冒充女性求职者造黄谣被刑拘 账号盗用引发网络风波

    7月28日,BOSS直聘针对一起涉黄事件作出回应。此前网络上流传一名自称“王某香”的求职者在与招聘方沟通时发布了低俗信息。公司对此高度重视,迅速封禁了涉事账号,并配合山东警方进行调查。 经警方核实,该账号的实际使用者是一位尹姓男子,他为了寻求刺激,盗用了他人信息,冒充女性求职,并恶意编造包含性暗示的虚假信息,对被冒用女性造成了恶劣影响。目前,该男子已被警方刑…

    2025年7月28日
    4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