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上午,位于芷江的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首次公布61张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芷江抗战历史照片。这些照片大多摄于1945年湘西会战及芷江受降期间,主要内容包括芷江民众支援抗战、中美两国并肩作战、芷江受降典礼等。
这些珍贵影像是芷江籍旅美画家钱德湘与夫人谭明利跨越太平洋两岸,在海量档案资料中不懈搜寻的成果。“十多年前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找到芷江受降原始视频,我们深受鼓舞。”谭明利说,她和先生从花甲到古稀,一直义务找寻抗战影像资料,“看到61张湘西会战、芷江受降历史照片公布,很欣慰,我们为留存历史记忆尽了一份力。”
湘西会战又称芷江保卫战、雪峰山会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最后一次重要战役。此战的大获全胜,重挫了日军的锐气,对加快日军投降进程起了重大作用。
在12张反映芷江民众支援湘西会战的照片中,有一幅画面令人泪目:1945年5月6日,战斗前线,一名男子正用仅存的一只手臂艰难地推着满载弹药的独轮车。
1945年5月6日,湘西会战前线,炎炎烈日下,一名男子正用仅存的一只手臂艰难地推着满载弹药的独轮车。
青壮年男子扛枪奔赴前线;为确保抗战战略物资安全快速通过芷江风雨桥,男女老少积极投入到拆除亭阁改建木板桥的行动中……这些照片不仅是个人命运的真实写照,更是芷江民众用行动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生动缩影。
17张湘西会战照片再现了1945年春夏之交那场生死决战。战壕里,机枪手在观察哨士兵的辅助下精准扫射;在营地修整的士兵或坐或立,倦容满面;遭遇日军迫击炮袭击受伤的士兵,痛不欲生……
24张中美盟军协同作战的照片,犹如一部跨越国界的抗战史诗。厂房里,中美军人携手维修机械装备;码头边,中美军民肩扛手抬的物资箱里装着共同的希望;停机坪上,美军飞行员身着伞具,与中国战友并肩而立,勇气与决心写在脸上;临时救护所里,中美医护人员合力救治伤员,不分国籍的守护温暖了烽火战场。
中美飞行员在芷江机场合影。
8张芷江受降仪式照片记录了1945年8月21日受降典礼的重要时刻,包括日军投降代表抵达、签署投降文件等关键场景。日本降使今井武夫的一张特写照片十分显眼。“他眼帘低垂,避开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紧绷的面部肌肉和略显僵硬的姿势,生动呈现了一个战败者的心理状态。”芷江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表示,此次公布的受降照片与馆藏影像资料互为补充,特别是多张近距离特写画面,为研究者和观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历史细节。
1945年8月21日,芷江受降典礼现场,日本降使今井武夫眼帘低垂,避开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
“61张照片不仅是对芷江抗战历史的直观还原,更是对抗战先烈的深切缅怀。”吴建宏说,希望通过公布这些历史照片,让光影中的记忆照亮未来,让和平的信念永远传承。
全媒体记者 王为薇 刘笑雪 卢嘉俊 摄影/摄像 辜鹏博 后期 宋太桓 通讯员 李红青 雷智文 吴婷
微信改版了
现在刷到我们的推文全凭缘分
拜托大家把三湘都市报“设为星标”
让我们的缘分更深一点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大众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rbwx.com/2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