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其智能化功能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然而,央视财经近期曝光了一项令人担忧的问题:部分电动自行车因2G基站逐步退网,导致智能服务功能失效,而用户若想继续使用这些服务,还需额外付费更换支持4G网络的硬件设备。
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到约3.8亿辆,其中不少车辆配备了定位、远程控制等智能服务。然而,部分消费者反映,自己购买的电动自行车在使用不到两年后,智能服务便无法正常使用。例如,小牛电动车的用户发现,其车辆所使用的云盒设备仅支持2G网络,而随着当地2G基站的逐步退网,用户不得不支付149元更换为支持4G网络的硬件设备,才能继续使用相关智能服务。消费者普遍表示,购车时并未被告知车辆是2G版本,且早在2020年,工信部就已发文要求引导新增物联网终端不再使用2G/3G网络,因此,厂家在2023年生产的车辆理应有相应的预案或至少应向消费者明确告知。
据央视财经报道,仅在单一网络投诉平台上,搜索相关关键词就出现了超过400条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小牛和九号两个品牌的电动车产品上。消费者普遍对厂家未能提前告知2G基站退网可能带来的影响表示不满,认为这不仅影响了用户体验,也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除了2G基站退网带来的问题,九号电动车的智能服务费用问题也引发了广泛关注。九号电动车的智能服务在第一年免费,但第二年及以后每年需支付66元的费用。然而,许多消费者在购车时并未被告知这一费用,导致后续使用中产生诸多不满。此外,九号电动车的售后服务体系也受到质疑,部分用户反映,智能系统故障后,售后响应缓慢,甚至有用户因电池饿死而被迫折价出售车辆。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智能辅助系统失灵问题也备受关注。根据2025年4月15日央视新闻的报道,2024年全国12315平台共接收新能源汽车软件问题投诉举报3.5万件,占新能源汽车投诉举报总量的22.4%。其中,智能辅助系统失灵、中控黑屏、虚假宣传远程智能泊车或自动驾驶功能等问题尤为突出。此外,维修难、维修贵也是新能源车主面临的另一大痛点,部分车企甚至因倒闭而无法提供售后或维修服务。
针对上述问题,法律人士指出,电动自行车厂家有义务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如果商家在销售过程中未明确告知消费者智能服务的使用条件和后续费用,可能构成虚假宣传。同时,消费者在使用配套APP时,也应仔细阅读相关条款,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发展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伴随着一系列技术和售后服务上的挑战。消费者在选择智能电动车时,除了关注产品的智能化功能外,还应充分考虑其稳定性和售后服务的可靠性,以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大众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rbwx.com/2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