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作为 “贡瓷” 享誉天下,却因历史变迁失传八百余年的邓州瓷器(邓瓷),在一位95后年轻工匠的执着追寻下,终于重现光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邓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金澎,用青春与汗水谱写了一曲传统技艺复兴的赞歌。
1995年出生的李金澎,自幼便对古瓷艺术深深着迷。一次在博物馆与宋代邓瓷的邂逅,那温润如玉的釉色令他沉醉。得知这一珍贵技艺早已失传,复兴邓瓷的种子便在他心中生根发芽。2017年,怀揣着复兴梦想,李金澎创立了恒盛邓窑青瓷创意公司,并拜资深陶瓷专家洪涛为师。他与洪涛等组成核心研发团队,以宋代遗留的残器瓷片为线索,踏上了邓瓷复烧之路。
“那种温润如玉的釉色让我深深着迷…… 了解到技艺失传,我就下定决心要把它复原出来。这条路虽然艰难,但我觉得值得。” 李金澎回忆初心时如是说。其老师洪涛评价:“李金澎在邓瓷烧制技艺上不断精进,已成为市级非遗传承人,正逐级申报更高层级的非遗传承人认定。”
复烧之路荆棘密布。为寻得最接近古法的原料,李金澎和团队跋山涉水,足迹遍布朱连山、禹山等地,采集了158种矿石样本。手提肩扛,风餐露宿,手臂和脊梁磨出血泡是家常便饭。历经180次精密检测、360多个配方的反复试验,原料关才得以攻克。
工艺复原更是难关重重。从拉坯成型到施釉装饰,再到最终的入窑釉烧,每一道工序都需精益求精,容不得半点差池。团队经历了256窑连续失败。然而,“失败是成功之母”,凭借不懈的坚持与钻研,失传八百年的邓瓷瑰宝终于在窑火中涅槃重生!2018年,经中国科学院权威检测,复烧成功的邓瓷品质,甚至在釉色、质地等关键指标上超越了宋代古瓷。其纯天然矿料胎釉、古朴典雅的纹样,令业界为之惊叹。
如今,李金澎的坚持和痴迷已化为传承的火种,先后培训100余名邓瓷从业人员,使得这门失而复得的技艺薪火相传。2021年,恒盛邓瓷烧制技艺成功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李金澎本人也荣获邓州市 “十大杰出青年” 称号,并于今年正式获批成为邓州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邓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从少年对古瓷的惊鸿一瞥,到肩负起非遗传承的重任,李金澎用坚守诠释了匠心,以热爱唤醒了历史,让湮没了八百年的邓瓷贡韵,在新时代重新奏响了华章。
邓州市融媒体中心:杨富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大众参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jjrbwx.com/22871.html